查看原文
其他

全学科阅读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将育人方式改革落实在课堂

海淀教科院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全学科阅读是近来不断升温的教育热点话题,不但在2020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各科课标中得到了突出强调,在中高考评价中也有极其鲜明的体现。但迄今为止,有关“全学科阅读”的一些关键问题仍然论述零散、鲜有界定,比如其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开展,如何开展,效果如何评价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回应和澄清是深入推进全学科阅读,撬动育人方式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阅读是人类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是通过文字、图表、符号、电子媒介等来获得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加工的思维过程。教育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领悟前人经验的过程。因此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教育,引领学生阅读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

阅读能力是人适应终身学习社会的关键能力,也是胜任所有职业的基本能力。对中小学生来说,阅读是从“学会阅读”向“通过阅读学习”的过渡。“学习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外语等语言学科的重要内容,而“通过阅读来学习”或“阅读学习”是各学科共有的重要学习方式和途径。学生不仅需要文学阅读、历史阅读、社科阅读,也需要数学阅读、科技阅读、艺术阅读、体育与健康阅读。

全学科阅读指向阅读内容的扩充和阅读领域的扩展,强调的是全学科覆盖、全方位推进。全学科阅读之“全”,意味着要超越阅读只从属于语文学科的狭窄观念,真正从个体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角度,全面认识和把握阅读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将“阅读”从单纯的语文素养范畴转向学习能力体系,从长期占主导的文学性文本阅读,转向兼容实用类、信息类文本的阅读视域。——吴颖惠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用阅读唤醒完整的自我
你能真正拥有阅读,那才是真正拥有了你自己
阅读的三个层次与境界,你在哪里?
校长的书柜里有着学校的未来—— 中国中小学校长基础阅读书目【1.0版】研制报告
无阅读,不教育——阅读推广的三个问题:为什么?读什么?怎么读?
......

让阅读在课堂上发生

作者|吴颖惠

来源|海淀教科院


课堂是阅读发生的地方。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阅读,也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学习学科知识。因此,全学科阅读是一个实践催生的概念。近年来,海淀区坚持“以教师阅读引领学生阅读,从学习阅读走向阅读学习”的理念,以先行探索的方式,在全区推进全学科阅读,以阅读撬动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方式,进而带动育人方式的改变。



1

厘清学习和阅读的关系

从“学习阅读”走向“阅读学习”


阅读是人类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是通过文字、图表、符号、电子媒介等来获得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加工的思维过程。教育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领悟前人经验的过程。因此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教育,引领学生阅读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


阅读能力是人适应终身学习社会的关键能力,也是胜任所有职业的基本能力。对中小学生来说,阅读是从“学会阅读”向“通过阅读学习”的过渡。“学习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外语等语言学科的重要内容,而“通过阅读来学习”或“阅读学习”是各学科共有的重要学习方式和途径。学生不仅需要文学阅读、历史阅读、社科阅读,也需要数学阅读、科技阅读、艺术阅读、体育与健康阅读。


2

全学科推动阅读学习

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


全学科阅读指向阅读内容的扩充和阅读领域的扩展,强调的是全学科覆盖、全方位推进。全学科阅读之“全”,意味着要超越阅读只从属于语文学科的狭窄观念,真正从个体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角度,全面认识和把握阅读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将“阅读”从单纯的语文素养范畴转向学习能力体系,从长期占主导的文学性文本阅读,转向兼容实用类、信息类文本的阅读视域。


近年来,中、高考试题更加重视阅读,对学生的学科阅读能力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学科教学中选择适宜的阅读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学科的关键概念和核心知识,并在知识的内在关联中实现理解性学习。中小学阶段要高度重视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缺乏阅读素养,不仅会增加学生学业上的困难,更会严重影响学生的人生幸福。无论是阅读素养培养是全学科的事情,不是单一的语文或外语学科能够完成的任务。


3

采用区域群体科研模式

推动学科阅读指导体系建设


海淀区采用群体科研模式推进阅读研究。自2007年开始,海淀教科院就在区教工委委托下,组织推进全区教师阅读工程,每年向区内教师推荐50本优秀书目,评选海淀区教师阅读“十大人物”,组织阅读征文评选活动,在全区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


目前,海淀教科院有3个阅读研究相关课题,带动全区80多所学校中小学,共同开展阅读教学与实验研究。一是教师阅读研究项目。海淀区教师阅读工程以“区域教师专业阅读推进策略研究”群体课题为依托,以“教师领读人培养计划”为重要抓手,以研究的视角关注教师作为阅读主体的独特性,开展阅读材料、阅读行为、阅读环境的研究;在社会化阅读视角下,培养教师领读人,让热爱阅读的教师以更为专业的方式带动身边教师阅读成长,服务教育教学研究。二是海淀区阅读素养测评课题组,至今已经开展了两期,惠及40余所学校。该课题组侧重于对阅读素养评价的研究,研制评价工具,开展评价设计,根据评价发现的问题,采取适宜的阅读教学策略,提高学生阅读素养。三是新教育实验项目组。2012年,海淀区参与了朱永新教授牵头的新教育实验,从书香校园等六大行动,到科学阅读、全学科阅读,一直围绕阅读展开教育探索与实验。海淀新教育课题组有20余所实验校,近三年重点开展了学科阅读研究,在定慧里小学、二十中、地大附中等召开现场会,深入研究学科阅读指导策略与方法。


2019年3月,海淀教科院课程中心落户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通过沉浸式“驻校”科研模式,与学校教师开展了全学科阅读合作研究,通过经验交流、现场研讨、课堂观摩、成果展示等活动,让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2019年下半年,我们在一零一中学开展了海淀区学科阅读教学实践研讨周活动,学校 11个学科组上了22节研究课。老师们精选学科阅读内容,创新学科阅读方法方式,探索出有特色的全学科阅读实施路径。


海淀教科院在全学科阅读大量实践课例、案例基础上,搭建体系框架,撰写完成了《中小学学科阅读通论》一书。本书全面分析了全学科阅读的历史起源、思想体系、教育特征,以及语言与文学阅读、人文与社会阅读、数学与思维阅读、科学与技术阅读、艺术与审美阅读、体育与健康阅读等不同领域学科阅读的基本特点,提出了全学科阅读的策略与方法体系,初步构建了全学科阅读的评价体系。


4

落实立德树人

以学科阅读探索育人方式改革新路径


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育人方式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五育并举培养体系的重要保障,需要学校整体设计,形成系统性改革方案。育人方式改革的举措体现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不同层面。以学科阅读促进教学增效,落实立德树人,就是一项“接地气”的育人方式改革措施。


区教科院在全区遴选课题校,合作探索了学科阅读教学策略,包括情境创设式阅读教学策略、任务驱动式阅读教学策略、问题解决式阅读教学策略等。在学生阅读效果评价方面,构建了阅读能力指标维度,从信息提取、整体感知、解释说明、推理判断、反思评价、创新应用等六大方面设计评价。研制了阅读能力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方法及工具,包括:阅读检测题、作品内容检核表、表现性评价任务单、学生作品展评等多种评价工具。


学科阅读的研究看似微小,却好像一个支点,对学科教学及育人方式具有整体撬动作用,不但可以引发学生对特定领域学习深造的兴趣,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潜能,领略学科的魅力,为选科选考、专业选择和生涯规划做好准备,而且还为每位教师提供了参与育人方式改革的机会。今后,我们还要在更多学校开展学科阅读效果及学科阅读能力的评价,以学科阅读促进核心素养落地,为中小学育人方式改革提供更多的策略与方法。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营造书香校园]——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新教育实验年度主报告

阅读,看见更大的世界

新教育阅读宣言——阅读的力量

阅读的高度,就是国家的高度——全民阅读造就中国人

让书香伴随孩子成长——以阅读推广为己任

新教育实验|如何营造书香校园?

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100本——童年是最美好的岁月,童书是最美丽的种子

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100本——童年的秘密与童书的价值远远没有被认识

中国初中学生基础阅读书目100本—与人类崇高的精神对话

中国高中学生基础阅读书目100本——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中国大学生基础阅读推荐书目100本——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中国父母基础阅读书目100本——与孩子一起成长

中国教师基础阅读推荐书目100本——专业阅读造就幸福教师

中国企业家基础阅读书目100本——读书对企业家有什么用

中国领导干部(公务员)阅读推荐书目100本——把生命读成传奇大书

......


以学科阅读助力育人方式改革

作者|陆云泉

来源|海淀教科院


导语:北京一零一中是中国共产党于1946年在革命老区创办并迁入首都的唯一一所中学,后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建校在圆明园遗址非主体部分,现已发展为由12个校区构成的教育集团,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国际学校。学校以培养“未来卓越的担当人才”为育人目标,努力建设“生态∙智慧”学校,让教育回归生命,让学习自然发生。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2020年,一零一中有幸成为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我们根据当下及未来发展需求,对学校育人方式改革进行了总体规划设计,将之体现在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各个层面。而学科阅读就是在微观层面助力育人方式改革的有效路径。

01以课程、教学研究为重点,撬动育人方式改革

在课程方面,学校以学习为中心,构建了“三层八维”课程体系。“三层”即基础层面、拓展层和拔尖层,“八维”包括数学与逻辑、语言与文学、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社会、艺术与审美、道德与伦理、生命与健康、实践与活动八个领域。这样的课程结构跨越学段、学科边界,促进从知识到能力再到学习品质的进阶,能满足学生的多元选择需求。
学校针对创新人才培养构建了书院课程群,包括:圆明书院(侧重人文艺术)、学森书院(侧重科学探究)、一知书院(组织五大联赛)、六韬书院(培养领导力)、云翥书院(培养国际视野)、大成书院(培养艺体素质)。学生发展中心的翔宇学院下设四宜书院和浩然书院,四宜书院侧重实践体验基地项目学习;浩然书院通过学生讲坛、名家讲堂等,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担当品格、公民意识、家国情怀。书院教学以“方法引领、精思善疑、提倡论辩”为特点,给学生打开了一扇扇通往创新领域的大门。
在教学方面,学校努力创建“生态•智慧”课堂。这是在教育综合改革大背景下形成的创新型课堂,旨在落实核心素养,实现卓越担当人才培养目标。学科阅读是“生态•智慧”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学科概念的把握和学科素养的落实。下面重点谈谈学科阅读推进思路、策略与机制。

02以学科阅读为着力点,促进课堂教学改进

学科阅读是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北京一零一中学老师们在学科阅读这条探索的道路上,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05年到2016年。这一阶段语文和英语是学习阅读的主要学科,其他学科有意识融入一些阅读材料。语文组探索了专题阅读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模式;英语组探索多种类型的阅读课教学模式,通过英文原著阅读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地理组在人文地理教学中,精选人口迁移、产业活动、社会变迁等真实案例作为阅读材料,并系统搜集北京乡土素材,让学生通过分析宏观社会现象,理解抽象的人文地理学概念;历史组在教学中精选引用史料,拓展历史课堂的广度、深度;政治组老师用实证的方式,在初中政治课上对比研究小组讨论法和循环阅读法的优缺点等。
第二阶段是2017到2019年。学校对各学科组实施学科阅读的情况进行了摸底调研,开展了13个学科组访谈,并利用问卷星进行调查,把握各学科教师开展学科阅读的情况,找到教学改进的突破路径。调研发现:我校教师对学科阅读的价值高度认同,能从核心素养培育角度看待学科阅读;学科组前期实践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教师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学科阅读指导策略。当然,教师在学科阅读探索中也遇到了诸多问题,比如:学科阅读质量有待提高,学科阅读资料缺乏,课时短缺等。根据调研结果确定了研究的三个着力点:以课标为主要依据选择阅读材料,通过学科阅读提升阅读素养,依靠团队协作建设优质学科阅读资源。
第三阶段是2019到2020年。这段时间,我领衔申请并立项了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校本专项课题“中学全学科阅读指导体系建设实践研究”。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各学科组开展资源建设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由学科组长召集和领导本组工作。各学科合作编写阅读材料,一边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一边总结梳理使用方法,共完成10个学科(11本)阅读指导用书。2019年11月,海淀区“学科阅读研讨周”活动在我校举行,我校10个学科组做了22节区级研究课,通过案例研究提炼出各学组的教学策略。研讨周之后,上课老师们“趁热打铁”,把研究课内容转化为案例、反思和论文。
除了课堂内的阅读,学校还注重学生课堂外的阅读。每年寒暑假,各科教师都给学生推荐一本好书,汇总成全校推荐书单,要求非毕业年级学生从中选择一本感兴趣的来阅读,阅读后撰写推荐语或书评。学生的写作给了老师莫大的惊喜,他们通过阅读,与学科学习建立了联系,理解了学科的价值,感受到学科的魅力。通过这样的阅读,学生不仅能提升核心素养,还培养了热爱知识、热爱生活的情感,为其未来发展增加了持续的动力。

03建立区校共研机制,携手推进学科阅读

海淀教科院具有多年推动师生阅读的研究经验。2019年3月,教科院课程中心落户北京一零一中学,与我校教师发展中心共同组织推进学科阅读,教师的实践开始由自发走向自觉。在区教科院指导下,各学科组根据调研结果,制订了本组子课题研究计划,并在原有资料基础上,系统搜集编写阅读资源,撰写书稿样章,定期参与专题研讨、科研培训、上研究课等活动。
一零一中学初高中全部参与学科阅读,由我亲自主持,教师发展中心制定校本研究计划,负责做好上传下达和阶段性成果的收集整理,组织各学科组开展研究。课题指导者有区教科院专职研究人员,也有本校正高级、特级教师团队。目前,学校在实践层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建立了130余人的校本研究团队,包括14个学科的教师。每个学科组都有组长负责,建立起了一个紧密的研究共同体。课题实施短短一年,教师已发表论文10余篇,研发了“中学全学科阅读指导用书”系列丛书共11本,目前在出版过程中。

学科育人不是一种观念或口号,我校教师通过自己扎实而深入的学科阅读实践,努力将之落实在了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之中,让阅读成为了“生态-智慧”课堂的必要元素,也探索出了一条在课堂上落实立德树人、促进育人方式改革的有效策略。

全学科阅读:将育人方式改革落实在课堂

来源|海淀教科院
全学科阅读是近来不断升温的教育热点话题,不但在2020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各科课标中得到了突出强调,在中高考评价中也有极其鲜明的体现。但迄今为止,有关“全学科阅读”的一些关键问题仍然论述零散、鲜有界定,比如其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开展,如何开展,效果如何评价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回应和澄清是深入推进全学科阅读,撬动育人方式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020年12月2日,海淀教科院与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北京一零一中联合举办主题为“学科阅读与育人方式改革”第三届北京市阅读课程建设推进会,在全面总结区、校学科阅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做出了清晰的回答。
一、价值问题:为什么要开展全学科阅读?

阅读固然重要,但全学科阅读是否有必要?对这个问题,与会的领导和专家都不同程度地做出了回答。
海淀区教委王方主任在讲话中指出,全学科阅读是完善五育并举培养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学校育人方式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学生精神成长与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为此,要充分发挥阅读课程对学生精神成长的浸润和化育作用,促进学校育人品质提升。王主任认为,海淀教科院以群体课题为抓手,带领区内一批中小学校,努力探索学科阅读的实施路径与策略问题,形成了“接地气”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为当前学校的学科阅读实践提供了启发和借鉴。
二、难点问题:全学科阅读是什么?

全学科阅读的内涵界定是难点问题。在《让阅读在课堂上发生》的主题报告中,吴颖惠院长阐明了全学科阅读的内涵及特征。
她认为全学科阅读是一个来自教育实践的、发展中的概念,其内涵与外延有一个逐步明晰的过程。一般而言,它是指阅读对象的扩大、阅读内容的扩充和阅读领域的扩展,强调全员参与、全科覆盖、全方位推进;全学科阅读是发生在中小学全部学科中的阅读,其内涵是以中小学生为阅读主体、以中小学全部学科所关联的各类符号信息为阅读客体,通过拓宽阅读材料、提升阅读技巧,达到促进学科理解、培育核心素养的目的。全学科阅读的要旨在于引领学生阅读从“学习阅读”走向“阅读学习”,培育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全学科阅读具有目的性、学科性、理解性、拓展性及应用性等特点。

“目的性”是指全学科阅读是为学科教学及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服务的;

“学科性”是指全学科阅读是通过阅读来实现学科学习;
“理解性”是指通过阅读来理解知识,在知识的关联中进行理解性学习;
“拓展性”是指全学科阅读是基于教材的延伸性阅读;
“应用性”是指全学科阅读指向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运用。
通过对全学科阅读进行尝试性界定,吴院长厘清了全学科阅读的内涵及特点,让这一模糊的概念变得更加清晰明确。
三、重点问题:怎么开展全学科阅读?

陆云泉校长以《以学科阅读助力育人方式改革》为题,从三个方面分享了学校整体推进学科阅读的成果及经验:一是以课程与教学为重点领域,撬动育人方式改革。以学习为中心,构建“三层八维”的课程体系,打造“生态•智慧”课堂;二是以学科阅读为着力点,促进教与学方式变革,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态;三是建立区校共研机制,促进学科阅读由自发探索走向自觉研究。目前,学校在实践层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建立了130余人的校本研究团队,并编写完成11本“中学全学科阅读指导丛书”。
区域的科研引领和学校的整体设计让课堂实践结出了硕果。本次研讨会共推出了17节学科阅读研究课,涵盖语数外、理化生、史地政、美术、信息技术等各学科,覆盖初、高中各学段。老师们基于学科特点开展阅读教学,比如语文学科的整本书阅读、英语学科的语篇阅读、历史学科的史料阅读、思政学科的时事阅读、美术的图像阅读等,充分彰显了教育教学的实践智慧和创新活力。
除了研究课,“教师访谈”环节也是亮点频现。本环节由海淀教科院课程中心宋世云主任主持,一零一中学陈争、杨双伟、陈默、孙娜、孙淑松五位老师参加了访谈。访谈中,各位老师深情回顾了开展学科阅读的历程,言谈话语间流露出对学科阅读价值与意义的强烈认同。随后,他们分享了各自在实践中探索的学科阅读教学策略,比如化学学科的国外专题文献阅读、物理学科链接学生体验的阅读、美术学科图像鉴赏性阅读、英语学科的项目式阅读、历史学科“让知识回归原典”的批注式阅读等。最后老师们娓娓讲述了学科阅读带给学生的深刻变化及深远影响,其思维的清晰缜密与言语的平易亲和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
四、成效问题:全学科阅读推进效果如何?

北师大石芳副教授在大会点评中对市、区、校三个层面的实践探索给予了高度评价。她结合疫情期间进行的调研结果,表达了对一零一中教师学科阅读实践的高度认同,认为这是“有平台、有规模、有组织”的阅读研究,对教师发展和学生学习都意义重大。教师应该深刻把握学科本质,根据学科本质为学生选择优质阅读资源;深刻理解阅读本质,引导学生把握知识背后的立意和主旨,打通和链接学生的生活及生命体验。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主编付宜红研究员表达了本次参会的兴奋、感动与欣慰。她认为海淀区及一零一中的学科阅读实践开辟了学科育人的新路径,让她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三个走向”:立德树人从概念走向了实践,全面育人从课程走向了课堂,核心素养从学习走向了运用。她还就未来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三点建议:注意核心素养目标的表达方式;关注教师育人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凝练可以辐射全国的成果。
育人方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课程、教学、招生方方面面,需要宏观、中观、微观协同发力。全学科阅读是以微观实践带动育人方式改革的有效路径。本次推进会是市区校联动,共商共议学科阅读的深度研讨会,是学科阅读课题研究及教学实践的中期汇报会,也是海淀区作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一零一中学作为国家级示范校的一次重要的课程教学探索与研讨,全面展示了区校学科阅读研究及实践成果,促进了对全学科阅读内涵的理解和把握,为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及学校育人方式改革提供了诸多启发和借鉴。
撰稿:张晓玉;照片:刘子敬  张欣;审稿:宋世云  刘晓宇;编辑:李梦漪。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真善美光芒的文字。”(《教师幸福‌‌来自‌‌美好关系——朱永新教师节致新教育同仁》)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新教育实验”价值系统的特征与实现路径

新教育之光——新教育实验的奥妙何在?

在新教育的田野里舞动梦想,用心开一朵属于自己的花

图说《新教育在银河》(十二讲)——走,我们去找好教育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